金融科技并不僅僅是使用新的技術工具來做金融,它所帶來的將會是一次新的金融革命,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場景、金融體系、金融理念等多個方面,而我們不僅需要積極利用技術,探索技術的潛能和未來發展空間,還需要注意防范技術帶來的風險,以及過于強調技術,忽略金融本質等潛在風險,堅持將技術作為金融發展的助推器,并秉承金融服務實體的使命。
在科技的驅動下,金融業正在呈現前所未有的變革。無論是互聯網金融還是傳統金融機構都將金融科技作為未來發展的著力點,積極擁抱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謀求新的發展。據當前統計,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幾乎都已經積極應用金融科技手段。從2017年國內商業銀行金融科技布局元年以來,國內大型銀行,包括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已經與阿里巴巴、京東、百度等互聯網科技巨頭達成合作,合作領域涵蓋發卡、線上支付、消費金融等各個業務范圍,股份制銀行也積極打造“自場景”建設,布局人工智能,搭建金融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和技術結合而生的互聯網金融更是不斷創新金融科技的應用手段。
聚力金服網認為,互聯網金融自出生以來就借助了技術的優勢,正是憑借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金融科技對降低成本的作用,才使互聯網金融在金融市場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但鑒于當前技術的不成熟,雖然也不能說不成熟,中國的金融科技發展已經名列全球前列了,但是對于技術的追求是無止境的,而且技術在金融這一特殊領域應用的時間不算太長,所以金融科技的風險把控,或者金融與科技兩者的融合,目前尚未完全成熟,因此金融科技目前的發展,仍舊存在一些疑惑——比如技術到底應該怎樣賦能金融,金融與科技的重要性比重如何分配等等,導致金融科技的發展仍舊處在前期摸索階段。
基于此,當前對于金融科技的態度,也在金融機構平臺中產生了一定分歧。一方面是在當前市撤境以及監管環境驅使下,部分互聯網金融公司積極轉型,擁抱金融科技,由互聯網金融轉向金融科技,還有一部分,干脆轉型為科技公司。
而對于仍舊堅持做互聯網金融的公司來說,積極應用金融科技手段是毋庸置疑的,隨著技術的發展、社會的發展,科技在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滲透將會更加深入,金融機構平臺也必然呈現出科技屬性越來越強的情況。但是對于這項技術的應用,不應當僅僅只用作一種有力的技術工具。
金融科技作為技術手段對金融帶來的改變肯定是毋庸置疑,最直觀的。但與此同時,它所帶來的應該是一場全新的革命。首先,在金融科技影響下的金融場景肯定是不同的,比如以前我們使用現金支付,而現在我們隨處都可以手機支付。其次,金融場景的不同,也會帶來金融理念的變化,以往我們說沒錢寸步難行,現在則是沒有手機寸步難行,而這對于銀行或者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影響則是,以前我們需要注重營業廳服務的打造,但現在則需要聚焦移動客戶端的體驗感、流暢度等等。再次,在這種場景、理念的改變下,與之相應,我們的金融體系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來進行匹配和適應。未來是無限可能的,但是肯定的是,金融科技是一個大趨勢。”
但與此同時,金融的發展也應注意與技術的權衡,牢記金融需要服務實體。尤其是乘著普惠金融初心而生的互聯網金融,更要踐行普惠金融,做好自己扶持中小微企業、三農群體發展的本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