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掃碼支付發展的很火熱,大街小巷、大商家小商販們都用起了二維碼收款方式。比起現金收款這種收款方式的確方便和智能了不少,對年輕人來說也真是個新鮮事。但是,掃碼支付在便利的同時,也有挺多的不變,需要進一步地去改進。
“你好,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無論你去便利店、餐廳、超市還是菜市場買東西,總能聽到這句“日常的問候”,第三方支付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支付時,面對貼滿微信、支付寶等二維碼的收銀臺,消費者陷入掃錯碼尷尬。于商家而言,各式各樣的第三方結算帶來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
此時,一種新的支付方式聚合支付悄然興起,它把多種互聯網支付(微信、支付寶、銀聯、蘋果 Apple Pay 等)進行聚合,生成一個二維碼,用戶只需要掃一個碼就能付款。這樣的聚合支付到底離我們有多遠?它的出現又將對移動支付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支付方式不再限于現金與 POS 刷卡,在線支付、“掃碼支付”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種常態。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過去的四年里,移動支付交易量從 1.3 萬億筆增長到 35.33 萬億筆,增長了 30 多倍,并且這一數據還在繼續攀升中。

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雖然方便,但也帶來不少弊端。“在柜臺準備微信掃碼付款,掃了半天只出來一串英文,不知道怎么回事,后來服務員告訴我掃錯碼了。”50 多歲的周阿姨吐槽,柜臺上貼了那么多二維碼,一不留心就掃錯碼了,特別是像他們年紀大點的消費者更容易搞錯。一個柜臺貼多個二維碼的情況比比皆是,很多人都有過“掃碼支付”掃錯碼的經歷。
也有很多人這么抱怨掃碼支付:“以前賬如果不對查現金,查刷卡記錄就行,現在還要查微信、支付寶、蘋果 Apple Pay 等賬戶。一結賬,不是這里少一筆,就是那里多一筆,賬有錯的話很難查出問題出在哪。
相信以上的很多支付時的尷尬情況我們都有遇到過,但是要說換回曾經的現金支付,估計很多人又是不認可的吧。人們的在抱怨這種第三方支付方式只是希望它能一直不斷的完善,可以使消費者和商家在使用的過程中更省心省力。那么相信在市場的競爭下,掃碼支付會做出更好的符合大眾心理預期的支付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