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接一個的關于實現移動支付的城市或者公路公交出現,可以說,移動支付的發展速度是真的所向睥睨了。這不,有相關報道稱,記者從南京公路集團獲悉,從昨天開始,該集團所轄高速公路,包括南京繞越高速東南段、東北段、長江四橋,將在江蘇省內率先開通現階段最全的移動支付服務,目前該項功能已在所屬各站點全面推廣應用。
據介紹,通過前段時間的持續攻關,南京市交通集團所屬的南京公路集團聯合興業銀行、江蘇沃銀,自主研發了公路移動支付服務系統(高速e付)。車主只需在具備移動支付條件的收費道口通過手機掃碼或出示付款碼即可完成通行費的非現金繳納,大大提高了駕乘人員的通行效率和服務體驗。
相比以往單一的支付模式,南京公路集團此次采用的自建系統,支持目前市面上所有的非現金移動支付方式,如銀聯卡支付(APPLE PAY/華為PAY/云閃付等)、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等等,這在江蘇省尚屬首家。用戶無需攜帶現金,刷手機就能繳費。

此外,公路集團還采用了雙通道模式,在收費道口同時配備有靜態的掃碼設備和動態的掃碼槍,其中靜態大屏還劃分高低兩個支付區域,方便客、貨車主掃碼。通過“一靜一動、動靜結合”的支付形式,大大提高了駕乘人員的通行效率。
小編還了解到,此次上線的系統除支持現行主流支付平臺以外,還可根據公路發展需求,自行增加如蘇寧支付、京東錢包、移動和包支付、電信翼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更可融入時下流行的人臉識別通行、無感支付通行等。后期,還將與南京市民卡公司進行對接,進一步拓展市民卡的使用范圍,形成公交、地鐵、消費、高速公路通行融為一體的多用途一卡通場景。
有記者在昨天已經開放該功能的收費道口看到,收費亭安裝了32英寸信息屏,由于設備所處環境的特殊性,大屏同步采用了與蘋果公司剛剛發布的新款手機一致的“IP68級”防水防塵技術。嵌入的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能終端系統,采用了動態聚合二維碼支付技術。實現了與高速公路原收費系統無縫對接,付款過程毫秒級響應,可以做到即刷即走。
在具體操作時,通過POS結算對賬服務平臺,在大數據的加持下,還可以對數據進行直觀的顯示、分析和預測。至于其他諸如遠程操作升級、信息推送、故障報修等基于“云平臺”的各項創新技術在智能電子屏幕上也得到了集中應用和體現。這些功能在省內尚屬首家。此外,車主也完全不用擔心移動支付的安全性問題。本次上線的移動支付系統依托了金融級加密系統,確保了系統運行的高效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