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移動支付,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杭州了,可以說,杭州市是最先刮起移動支付風的城市,杭州的移動支付在普及率、覆蓋廣度、服務深度等各方面,均超過北上廣深,排名全國第一。
據付唄小編了解,福里斯特市場研究公司以及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幾乎是美國的90倍,領先全球,杭州也成為全球最亮眼的移動支付之城。可以說是很厲害賠了。
在杭州體驗移動支付是種什么感覺?杭州人可能會給你講講德國人阿福的故事。這是什么意思?接著往下看:
這位娶了上海姑娘的德國金融人士,憑喜劇天份拍視頻而在中國成為網紅。2016年夏季的一天,他身無分文從上海來到杭州體驗“無現金的一天”。乘公交、逛胡慶余堂買中藥、在西湖景區吃杭幫菜、打車、買高鐵票,甚至在街邊小攤上買燒餅,阿福完成這一切消費行為,僅憑一部手機——這是杭州移動支付的“故事力”。
如今,杭州98%的出租車、超過95%的超市和便利店、超過8成的餐飲門店,以及絕大多數美容美發、KTV、休閑娛樂等場所,都支持移動支付。
另據北京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公布的第二期互聯網金融發展指數,在全國337座城市中,杭州的移動支付在普及率、覆蓋廣度、服務深度等各方面,均超過北上廣深,排名全國第一。而福里斯特市場研究公司以及艾瑞咨詢的數據則顯示,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幾乎是美國的90倍,領先全球,杭州也成為全球最亮眼的移動支付之城——這是杭州移動支付的“數據力”。
一年前,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在官方微博征集移動支付“死角”,收到了網友近2萬條“需求”:“星巴克不能用支付寶”“和公交卡綁定吧,出門帶個手機就好了”“交警隊交罰單,這個搞定了就服氣了”“支付寶和身份證合作下,快速證明‘我是我’”……

一年后的今天,支付寶官微在這些建議后蓋上了“紅字印章”——“已完成”“180城已開通”“已試點”……越來越多被人們關心的城市“死角”已悄然蛻變,移動支付正在形成更密集的網。
這一年,出門不帶錢包成為杭州人的新習慣,與此同時,電商平臺上關于錢包的搜索量首次下降。
這一年,移動支付改變的生活方式不僅僅是不帶錢包。通過移動支付積累信用,杭州人共信用免押金接近15億元;通過在線繳納水電煤氣等低碳行為,594萬杭州人在螞蟻森林共減排近8萬噸,累計為地球種下61.8萬棵真樹,種樹量全國第二。
螞蟻金服在接受《環球》雜志記者采訪時表示,杭州移動支付占比飆升的原因之一是支付寶收錢碼的普及。2017年以來,遍布大街小巷的小商家,靠一張二維碼貼紙實現了收銀環節的數字化。現在,從餐廳、商店,到抓娃娃機、烤紅薯攤,甚至街頭藝人,都能使用手機支付。
公共交通是城市出行最重要的方式,但長期以來,受制于對信號、時間的要求,公共交通一直是移動支付最難攻克的堡壘之一,國內外的慣例都是自備零錢或使用交通卡。隨著技術突破,2017年,杭州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地鐵、公交都支持移動支付。
2017年,最受杭州民眾歡迎的三項移動支付服務是地鐵購票、杭州通公交卡和社保查詢。
最近兩年,“硅谷幫”涌入杭州,他們大多是技術型、金融型互聯網專業人才,其中絕大部分進入互聯網高科技公司。根據螞蟻金服的一份統計數據,該公司約有7%的員工擁有國際教育背景和工作履歷。其中,一部分來自谷歌公司、臉書和PayPal。人才的回流成為螞蟻金服在移動支付技術上取得突破的一個重要基礎。螞蟻金服首席技術架構師胡喜曾表示,“很多年前,有些技術還可以在硅谷等一些科技公司身上找到模仿對象,但是走著走著,你就成了這個領域的引領者。”
出門不用帶錢包正在成為中國人的生活常態,這讓一些外國人感到新鮮。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在演講中講過一個故事,說有新加坡官員曾在中國街頭發現人們買栗子只用揮揮手機,感到非常驚奇。李顯龍表示,新加坡正在引入中國的移動支付技術,該國最大的出租車公司已接入支付寶。
如今,移動支付正延伸至更多國家和地區。螞蟻金服提供給《環球》雜志記者的數據顯示:2017年,支付寶累計接入了36個境外國家和地區的數十萬商戶。這一年,杭州人也更愛出境玩了——出境游的支付筆數比2016年多了249%。這就是我們上次說到的,是我們中國的游客把移動支付帶出了境外。
目前,源于杭州的中國移動支付已走出國門,在世界范圍生根開花,中國的移動支付業務正在撬動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