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從17年開始,關于新零售就有不停地概念不斷的開始流出,像什么“新零售”、“智慧零售”等等,而隨著渠道的下沉,線下零售也開始逐步的呈現回暖的態勢。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等獨角獸巨頭也開始不斷地對線下零售進行布局,以搶占未來風口,但是,我們會發現這一切都繞不開一個環節,就是支付。只要有成交就有支付,沒有支付,一切布局都是白搭。是的,支付永遠都是零售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18年開春以來,不少的巨頭也正式宣布在新零售領域全面開火,之前刷遍朋友圈的“微信、支付寶二選一”就是新零售戰爭的縮影,可以預見的是今年,各方對于線上線下零售領域還將會有更多的布局。
我們再把目光放回到支付環節,我們可以預想到的是支付環節的升級是必要的,也是時代要求的,支付也不再將是簡簡單單的在墻上貼上微信或是支付寶的二維碼,以支付寶、微信支付和京東、蘇寧支付為代表的各大第三方支付巨頭,各自亮出殺手锏,賦能線下零售。

據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規模高達120萬億元,年增速達100%。擁抱巨大市場的同時,支付渠道更大的誘惑在于,它是一切商業行為的入口。在零售新時代,多家第三方支付巨頭開始積極拓展線下零售渠道,紛紛使出了殺手锏,以爭奪消費者和消費場景。
2017年以來,支付寶加大了在線下移動支付方面的布局,無論是對線下數以千萬計的小商戶,還是對消費者喜愛的便利商超、公交出行等小額高頻的場景,都可以看到支付寶的身影。今年5月3日,支付寶又正式對外宣布,將全面整合商業支付能力,推出“碼商成長計劃”,為線下近一億的“碼商”提供“保障”和“成長”兩大方面的助力。螞蟻金服透露,除了延續免費提現等既有的投入,將在未來三年為碼商提供一萬億的貸款額度幫助解決他們融資難的問題。
同樣的作為支付領域的另一塊巨頭微信支付也自然不甘落后,與支付寶相同,微信支付在商戶還有公交出行領域也在不斷地加速布局。早先,微信支付就上線了一項新功能:支付即會員,以此來方便商戶對于會員的在線管理。此外,微信支付還與合作伙伴開放免密接口、數據支撐、分賬結算等三大產品,結合小程序、單品、會員和廣告,對商家進行營銷支付。
第三方支付企業在商超、醫療、機場等方面的布局,是從更宏觀的支付場景出發,搶占更廣闊的市場,贏得更廣泛的受眾。當支付遇上互聯網,一場前所未有的變更正在發生。順風而行,必然會迎來更好的時代。把目光投向未來!加入我們,加入付唄,成為移動支付代理商中的一員! 讓我們一起去迎接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