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責令美團支付整改
律師舉報美團網涉嫌非法經營支付業務一事有了最新進展。11月13日晚間,裕仁律師事務所在微博發布消息稱,央行下屬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已經調查完成,認定美團網的“代收付款”業務不符合《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協會將對美團采取自律措施,并責令其進行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3月,美團曾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在沒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情況下打擦邊球從事第三方支付結算業務,被媒體曝光。此后,美團點評全資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錢袋寶,曲線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2、“信聯”將于2017年底獲批籌建
央行已決定由中國互金協會牽頭成立個人信用信息平臺(下稱“信聯”),2017年底正式批籌。據了解,這一平臺將把央行征信中心未能覆蓋到的個人客戶金融信用數據納入,構建一個國家級的基礎數據庫,實現行業的信息共享,以有效降低風險成本。另據了解,包括芝麻信用、騰訊征信、深圳前海征信、考拉征信、鵬元征信、中誠信征信、中智誠征信、北京華道征信8家個人征信業務準備機構,有望參投這一平臺,每家各占股約8%,已經簽訂了入股初步協議。入股“信聯”之后,上述8家征信機構未來的名稱不能再冠以“征信”或“信用”,將定性為數據服務商,其可根據各自掌握的數據進行加工,為社會提供多元化數據服務。
3、花旗銀行被指違反了電子支付法案
據澳大利亞證券及投資委員會(ASIC)公告,花旗銀行此前拒絕了客戶對未授權交易進行調查的請求,聲稱這些請求已經超過了Visa和萬事達拒付保護的時限。ASIC認為,這封回信誤導了消費者關于其在電子支付法案下具有的權利。電子支付法案就未授權交易向消費者提供保護,這些保護措施與Visa和萬事達提供的保護是互相獨立的。因此,花旗銀行沒有正確處理客戶的索賠要求,違反了電子支付法案下花旗對客戶的合同義務。花期稱向約4,000名現客戶和前客戶退還了超過100萬美元。
4、騰訊接連上線微醫保、微信商保支付
近日,騰訊公司互聯網+商保平臺與眾安保險合作推出微信商保支付,可實現手機端快捷理賠以及用微信錢包收取保險公司的理賠款項。目前,微信商保支付已在深圳市南山醫院和南通市婦幼保健院上線。這也是騰訊拿下保險代理牌照之后在保險領域的第二個動作。
5、世界造幣企業抗議電子支付 發動“紙幣戰爭”
報道稱,紙幣和金屬貨幣全球供應鏈上的一些企業去年成立了“國際貨幣協會”,這些企業中包括美元鈔票用紙的最大供應商Crane Currency。根據總部設在倫敦的“國際貨幣協會”官方網站顯示,該組織的宗旨是“積極發出聲音,讓現金貨幣繼續成為更被人們接受的支付方式”。
6、智能手機支付方式預計將在澳大利亞成主流
萬事達首席創新執行官萊昂斯(Garry Lyons)近日表示,無接觸式付款方式的繁榮,意味著澳大利亞將邁入下一個數字支付的浪潮,傳統的刷卡支付方式將被淘汰。萊昂斯說,未來幾年內,澳消費者將通過使用智能手機上的語音助手、社交媒體軟件,或者“增強現實”項目(AR)來支付賬單。然而,據澳大利亞央行(RBA)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使用智能手機或其他設備支付賬單的澳消費者數量仍然很少,只有1%左右的澳消費者是通過這種方式付款的。
支付花邊新聞
1、攀枝花市民坐公交將可微信支付
近日,攀枝花市的部分公交車上更新安裝了“二維碼支付POS終端設備”。攀枝花市民卡有限公司相關人員表示,待系統投入使用后,乘客只需用手機支付二維碼掃一掃就可以乘車,省去了公交卡充值或兌換零錢的麻煩。此次試裝的移動支付POS機是集刷IC卡支付、全面支持二維碼(微信、支付寶)、非接觸、手機NFC、可穿戴設備等多種支付方式,方便乘客選擇各種支付方式乘車。
投融資
1、貓眼電影獲得騰訊10億元融資
近日貓眼電影官方正式對外確認,他們獲得了騰訊公司的10億元人民幣融資,目前貓眼電影的估值已經超過了200億元人民幣。貓眼電影的第二季度月活躍用戶是該行業第一,而日活躍用戶仍不及淘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