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發展及智能手機推廣與普及,移動支付滲透進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逐漸成為人們日常購物主要支付方式之一。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在快速發展中,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同時,中國移動支付企業加速布局海外市場。近期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發布的《2018上半年移動支付市場監測報告》,就移動支付市場、用戶以及趨勢進行了較好解讀。

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發展趨向細分化 第二梯隊產品有望擴大市場份額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中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持續增長,2017年中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增至202.9萬億元,增長率為28.7%;而在用戶規模方面,2017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達5.62億人,較2016年增長21.6%,預計2018年移動支付用戶規模增長減緩,累計用戶規模有望達6.5億人。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支付寶、微信在移動支付領域業務的深入,中國移動支付應用場景將更加多元。此外,移動支付作為第三產業新業態,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在經濟平穩運行、第三產業拉動GDP增速穩定增長的大格局下,移動支付呈現穩定發展態勢。
當前,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形成“支付寶+微信”雙寡頭格局,而蘇寧支付、京東支付、百度錢包等第二梯隊平臺競爭壓力較大。第二梯隊第三方移動支付平臺結合自身優勢,布局多元化場景,以期提高競爭優勢。其中,蘇寧支付著力進行蘇寧智慧零售場景和垂直場景建設,全面覆蓋蘇寧線下門店,并在自助售賣機、唱吧、百貨、餐飲、便利店、共享充電、旅游等領域拓展戰略合作伙伴,深耕垂直領域,并且,從手機充值、水電煤繳費、教育繳費、還款轉賬、購票、娛樂充值到特色化的預約掛號、黨團費繳納、物業費繳納等場景,其已實現生活服務全場景覆蓋,同時在智慧出行領域亦有所布局。蘇寧支付依托自身完整產業鏈,結合蘇寧智慧零售及線下實體終端大開發戰略,實現支付場景生態圈構建,不斷滿足用戶支付需求,在移動支付市場不斷挖掘自身發展潛力。
移動支付理財備受關注 蘇寧金融助力用戶理財
隨著中國金融理財業務的發展,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理財入口優勢明顯。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購買其理財產品的比例為59.9%;另有93.6%的受訪理財用戶表示自己是通過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移動支付APP來購買理財產品;投入資金超過5000元的受訪中國移動支付理財用戶達56.6%,其中,投入5000-10000元的占23.5%,投入10000-50000元的占22.5%,投入50000元以上的占10.7%;具有較強自主理財意識的受訪移動支付用戶占比58.3%。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經濟環境的改善,中國網民理財意識逐漸變強,自主理財意識占主導地位。
2018上半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打開對外開放大門,大規模進軍海外市場,第三方支付則是中國金融業“走出去”的先頭部隊。此外,移動支付業務外延廣泛,有望擴展探索出業界新的業務形式。在金融領域應用方面,中國移動支付平臺將業務延伸至理財等金融市場,其中,蘇寧支付積極進行“支付+賬戶+金融”布局,對行業客戶輸出綜合金融解決方案。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國際人文文化和經濟交流的深入,其對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國際化帶動作用將會逐漸凸顯,跨國間移動支付業務會越來越普及。
移動支付成零售終端業務主流 平臺仍需深耕垂直領域
中國移動支付商業模式主要有三種,通信運營、第三方、銀行與銀聯。微信、支付寶作為第三方移動支付雙巨頭,在移動支付新業態進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銀聯推出“云閃付”,入局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在國民經濟中擁有支柱性地位,銀聯在市場份額擴大、用戶規模提升方面具有一定的機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中國移動支付業務模式逐漸成熟,市場有望出現三足鼎立局面。未來,中國移動支付領域,微信、支付寶業務重心在于中小額移動支付,而銀聯或占據大額移動支付市場,而第二梯隊第三方移動支付平臺,則可以結合各自在電子商務行業的優勢,在特定移動支付領域獲得機會,各平臺仍需深耕垂直領域、搶占細分市場、擴展業務范疇、探索可行的商業模式。
未來,移動支付將會促進傳統零售實體店的發展。移動支付能為消費者創造更靈活、更親切的消費環境,實現錢包的電子化、移動化,極大地方便廣大用戶。從消費者購買行為來看,消費者使用移動支付在商場、超市等零售賣場進行購物,是符合市場發展規律和現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種大趨勢。移動支付這種無紙化交易,將會成為零售終端業務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