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互聯網消費的不斷升級和配套服務的不斷完善,移動端網絡支付正在改變傳統支付習慣,快速滲透日常生活,人們對移動支付日益加深,現在人們出去吃飯、購物、買菜、訂票、打車……只要你能想到的,幾乎都是用手機支付。這樣既免去了攜帶現金的不便、繁瑣的找零,而且在某些地區還可以享受優惠打折。那么在這樣一個移動支付時代下,你還會使用現金支付嗎?
年輕人:手機就是錢包,方便快捷
近日,記者在城區紅星農貿市場部分商鋪注意到,幾乎所有店鋪都在顯著的位置上都貼著可用于掃碼二維碼支付,只要來買東西的是年輕人,商家都會習慣性問一句,“用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據商戶孟老板介紹,現在來買東西的年輕人多數都選擇用手機支付,既方便又省去了找零的麻煩,“一整天到店購買的年輕消費者中,十個中頂多兩三個使用現金支付的,其他的都是直接掏手機付錢。”孟老板說道。
記者隨機采訪了近20位在農貿市場中買東西的年輕市民發現,多數年輕人都已習慣手機支付。“錢包一般放在包里,手機經常就隨手拿著或者放在衣服口袋里,買完菜之后就直接掏手機付錢了,不用再從包里翻錢包了。”90后的小沈告訴記者,現在出門買東西很難得使用一次現金。
“現在日常吃飯、購物、出行都能用手機支付,不帶現金基本不會對生活造成困擾。”80后的石先生表示,現在大到家電的購置,小到醬油醋的購買,他都已經很少用現金支付了,平日錢包里裝些現金備不時之需,但經常一個月過去了,現金沒花多少,微信和支付寶花銷卻不少。“用手機支付的話,就會有一種莫名的消費沖動,紅包、掃一掃二維碼就輕輕松松把錢花出去。”石先生說,他認為手機支付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刺激了消費。
老年人:首選現金支付,感覺踏實
昨天上午,記者在城區琵琶山路一家超市內發現,雖然每個收銀臺都貼有支持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標識,不過記者觀察了半個多小時發現,多數中老年人都使用現金或者刷卡消費。
“微信支付怎么付錢?”面對收銀員詢問使用哪種支付手段時,徐阿姨當即表示要用微信支付??呻S后收銀員卻發現,徐阿姨微信錢包中的余額不夠付款,也沒有綁定的銀行卡。最后,徐阿姨還是采用了傳統的現金支付。徐阿姨笑著告訴記者,微信錢包里的錢一般是在群里搶紅包搶來的,錢不多,平時也從來沒想過用微信購物。“總感覺把錢放在微信上不安全,還是拿在自己手里踏實。”她笑著說道。
根據記者訪問,分年齡看,18~25周歲的受訪者中,有59.0%日常消費的主要支付方式為移動端支付。同時,移動支付作為新生事物正逐漸滲透進中老年群體的生活中,51~60周歲的受訪者中,有7.0%日常消費的主要支付方式為移動端網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