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第三方移動支付讓中國的移動支付水平達到了世界頂尖的水準,遠遠超過了美國和日本,在中國,你甚至可以做到完全不帶現金,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解決吃穿住行所有問題。
最近,一篇名為《中國的非現金社會飛速發展已超乎想象》的文章就在日本著名論壇2ch受到眾多日本網友熱議,中國移動支付水平令日本網友感到吃驚,連連驚嘆日本已經是落后國家了。
來看看一些日本網友的評論:

例如在中國的便利店,現金支付只占11%

又或者是路邊小吃攤,支付二維碼卻是標配。

更令人震驚的是,不會掛二維碼,連要飯都不配……
甚至有一些有趣的日本網友卑微的表示:“會不會中國人在來日本旅行之前,會被提醒‘日本很落后,所以要帶現金以免碰到麻煩’?”
還有網友擔心:“感覺中國人會說用現金又臟又不方便,從而看不起野蠻的日本人。”
事實上,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的確在全球都處于領先地位,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就已經達到5.5萬億美元。
眾所周知,在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占據了龍頭大哥地位,霸占了九成市場份額,僅留下一成讓小米、華為、三星、蘋果等去競爭。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支付寶就已經占據了中國移動支付54%的市場份額,而微信支付則是37%,剩下的不到10%留給其它家去分割。
在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上,就連年初進入中國的蘋果Apple Pay也沒有辦法擠進前十,非常慘淡,整個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呈現出寡頭格局。
在這種競爭格局之下,中國移動支付水平進展飛速,在一線城市,基本上已經做到了無現金社會的雛形。而在二三線城市,移動支付的普及度也在不斷增加,如今在中國,上到上海深圳等大都市,下到農村小店都可以通過二維碼來進行交易。
由此可見,中國移動支付水平是如何讓日本網友都感到震驚了,的確是差距太大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日本,作為一個發達國家,日本為什么移動支付水平如此低下呢?

實際上,這一方面是因為受限于法律法規等因素,并沒有出現諸如支付寶、微信支付等能夠實時從銀行賬戶直接劃賬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另一方面,日本的“卡文化”根深蒂固,不管是辦什么事請,都喜歡用卡。
就拿日本的交通卡suica來說,它的意義范疇就已經不僅僅是交通卡,更像是一卡通,在交通、零售、服務、酒店、超市等領域都可以用上,做到一卡支付。
所以這樣看下來,有沒有移動支付也并非有很大的關系了。
如果說日本的因為國情和文化影響,那么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在金融和科技領域都是全球領頭羊角色的美國,為什么移動支付市場也遠遠弱后與中國呢?
根據數據顯示,美國移動支付市場僅為1120億美元,才堪堪到中國的1/50。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也和“卡”有關,更嚴格的來說是和信用體系有關系。
在美國,人們都已經習慣了刷信用卡生活,信用卡的普及度遠遠超過中國。美國的這種信用消費體系一度深深影響著中國,就拿蘋果Apple Pay為例,習慣了刷信用卡的美國人民,使用移動支付并不能得到很大的體驗升級。
對于他們來說,從口袋中拿出一張信用卡來刷和拿出手機來刷并沒有很大的區別。
當然,之所以會這樣,也是因為美國信用卡普及程度很高,以及國家整體經濟發達,基本上在什么地方都有刷卡機的存在。
而在中國,信用卡僅僅在大型超市、專賣店、4S店等地方可以使用,普及度遠遠不夠。

因此,美國移動支付市場遠遠落后于中國,哪怕是Apple Pay在美國市場已經慢慢普及也沒用。
有時間也很感到慶幸,根據前瞻研究院分析,中國之所以能夠迅速打開移動支付市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落后”的緣故,有后發優勢。
因為中國沒有根深牢固的信用卡文化,也沒有日本的那種卡文化,所以中國可以直接從現金支付階段跳躍至移動支付階段。
這不得不說,這是一種莫大的諷刺,互聯網時代下,承如馬云說的那樣,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