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合支付”未來已來
周超認為,聚合支付實際上是在一定時期內,為滿足各種不同的應用場景下各參與方的訴求,經過市場的選擇,而最終形成的一個中間業態,綜觀聚合支付的現狀和未來,可分成三個階段看待: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及久久歸一。
聚合支付打破了此前支付機構在內容及系統相對獨立的局面,并依托銀行、非金機構及轉接清算組織的支付通道和資金清算能力,結合自身的技術服務和整合能力,為商戶提供從硬件到軟件、從客群維系到資金結算、從流量分發到業務運營的一體性、定制化的綜合服務解決方案,從而降低了商戶側資金結算成本、提升運營效率,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市場發展的客觀需求,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隨著市場深度發展,利潤進一步攤薄,各類無牌經營、低價傾銷和跨區經營現象屢有發生,為規范和促進市場良性發展、保障資金安全、防范系統性風險,監管政策陸續出臺,紙質碼限額的下調、動態機具成本的降低以及支付機構自身發展策略的調整很大程度上已為聚合碼拆分形成一定事實基礎。
秉承監管“正本清源”的政策方向和原則,實現市場各歸本位、各司其職的局面,未來也將促進支付機構間開展廣泛合作,也更加有利于整個市場的良性發展,產業深度融合也已幾成大勢所趨。
在瞬息萬變、波詭云譎的支付市場,唯有順應市場的發展和變化、通過更加優質的服務、更加精準的觸達、更靈活的策略、更迅速的應變能力才能爭得一席之地。
此外,由于最近央行的持續高壓,多個政策文件的相繼出臺,對聚合支付產業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周超也發表了自己對相關政策的理解。
第一點,央行的系列發文已經把條碼支付納入到目前的收單包括線上線下收單的管理辦法,需持牌,并且不得低價傾銷,不得跨區經營。這就意味著實際上對市場的規范化已經進入到了最后階段,4月1日之前,要求支付機構完成其自身系統改造。
第二點,實際上對聚合支付,對聚合支付服務商來說是一個利好,為什么是一個利好?對于服務商的系統接入,包括業務開展的資質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認可,但是對無證機構不得觸碰一些用戶敏感的信息,不得涉及資金的清結算,實質上作為“二清”的問題,這個紅線早已劃清。
第三點,各成員銀行、支付機構之間不得相互開放和轉接支付業務系統接口。實際上在發布296號文之前,央行也出臺相關管理辦法了,禁止全國性商業銀行所有的成員機構反接第三方支付機構,這一條實際上重在強調支付機構之間不得相互聯通,需通過合法轉接清算組織開展支付業務。
第四,嚴禁銀行、支付機構、清算機構支持無證經營,與217號文相呼應并與之形成互為補充的關系。
聚合支付的現狀與未來
利楚掃唄CEO王朋在隨后的分享中,更加深入和分析了聚合支付相關市場化問題。
王朋認為,真正的聚合支付,不僅僅是對支付通道的聚合,更是對增值服務的聚合。其內容包括貸款理財、分期、電子發票、營銷、行業應用、廣告、非敏感數據等。
基于以上解析,王朋認為銀行和支付機構才是真正的聚合支付。
對于目前的聚合支付市場,王朋進行了4點解析:90%虧損狀態、產品同質化嚴重、費率戰、通道不穩定。

雖然,王朋認為銀行和支付機構才是聚合支付的“種子選手”,但是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利楚掃唄自身也屬于第四方聚合支付,不是銀行也不是支付機構,那么面對銀行和支付機構的天然優勢。第四方聚合支付該如何轉型呢?王朋提出了幾點意見:
1、直連官方,幫助商戶構建聚合收銀系統。
2、為銀行和支付公司提供產品和運營能力。
3、成為行業解決方案供應方,用支付收入抵軟件費用。
展望2018的聚合支付市場,王朋認為:
1、免費設備將大量投向市場,理財+貸款+分期的產品組合將成為產業標配。
2、直連機構將進一步對服務商開放能力,簡化入網流程。
3、行業軟件商,將逐漸免費saas化,綁定支付收益。
4、純粹的第四方聚合將陸續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合并。
此外,在隨后的話題分享中,嚴學軍認為在2018年,二維碼支付仍然會快速發展,雖然二維碼支付這兩年快速覆蓋全國市場,但是三四線城市的中小微商戶仍然覆蓋較少,這是一個機會。另外,由于央行對條碼支付的限額,智能POS掃碼將在2018年有新的發展機遇。雖然,從目前的監管態勢來說,產業處于寒冬期,但是機會也不可謂不多,中國線下的中小零售店將近260萬家,如此大的市場空間對于第三方和第四方支付來說都是大有可為的。
來自騰訊的丁冰潔則介紹了微信支付的相關產品和接入情況,為聚合支付服務商解析目前騰訊的相關服務,其中包括騰訊微校、騰訊海納、智慧出行、會員卡券等方面。
拉卡拉羅恒則從終端的角度,解析了聚合支付的未來,移動支付帶來無卡化的趨勢,使得終端也不僅僅是滿足刷卡而存在,智能POS能夠完美的承載各種收單方式,是聚合支付的一個較好發展方向。而面對監管,羅恒認為,支付是一個大的鏈條,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正規化,行業才有未來,才能創造更多的機會。過去的通道價格戰是不可取的方法,未來如何更好的服務商戶才能讓支付更有價值。
王建新壓軸出場,全面而又深度的解析了296號文條碼支付規范,央行對固態碼進行500元的限額,提升了二維碼支付的安全性,這也為支付產業創造了一定機遇。比如為提升支付額度,動態條碼顯示設備將大有可為。
整個會議中,不可缺少的是對政策的解讀,雖然監管使得行業進入了寒冬期,但是各方都期待監管帶來的行業正規化發展,讓劣幣逐良幣的情況不再發生。聚合支付是現在,也是未來,央行在2017年年初的14號文中,明確肯定了聚合支付價值,并鼓勵支付機構和銀行為商戶提供聚合支付服務,。隨著217、281、296等一系列監管文件的發布,在合規化監管之下回歸本位、規范發展之后,相信聚合支付的未來會更加的美好會找到新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