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新行業的興起逐漸替代衰落的傳統行業,如同“后浪把前浪拍在沙灘上”那樣,循環交替著推動社會進步,例如可以照相的智能手機干掉了卡片機和數碼相機、外賣擠壓方便面市場、移動支付逐漸替代現金支付方式等,這些都是時代變化的印記,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
關于移動支付你看到的也許都是假象
移動支付出現的時間已經不短,在歷經三年左右的高速發展期之后,如今我們在各種線下交易場景幾乎都能看到各種形狀的二維碼,超市收銀臺、景區購票欄、電影院休息區等,甚至是街邊賣手抓餅的大爺大嬸也都開始使用,一張微信支付或支付寶的二維碼,很多商家可能就認為自己已經用上了移動支付,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上述絕大部分使用場景中提到的,都只是微信和支付寶的轉賬功能。”
很多商家并不清楚這兩種方式的區別,都不懂官方的服務商去接入的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和自己貼一張收款二維碼收錢有什么區別,今天我們就來具體介紹。
線下轉賬與專業移動支付實現方式不同
微信或支付寶轉賬,只有唯一的實現方式,就是貼一個自己的收款二維碼,而該收款碼可以自己打印也可以向官方申請。
專業的移動支付,常見的有主掃和被掃兩種方式。第一種商戶掃描消費者的付款碼,即通過掃碼槍或收款app或掃碼盒等掃顧客的付款碼;另外一種,由消費者打開微信或支付寶掃描商家特定的收款碼,而該收款碼則由第三方企業(常見如官方服務商)專門生成,將多種收款渠道聚合到一個收款碼上,消費者可以隨意選擇自己習慣的APP付款。
線下轉賬的特點及劣勢
事實上,許多商家沒有想清楚,既然個人收款碼這樣方便,自己直接打印一個就可以了,為什么官方還要設置服務商角色,專門孵化這樣一支龐大的團隊,來間接服務商戶。這就涉及到二者的能力了。

目前,微信與支付寶的轉賬功能主要適用于街邊小店,或單獨的個體工商戶,收款碼最大的優勢在于開通方便,即開即用,但劣勢也十分明顯。具體如下:
1.不支持信用卡。如今使用移動支付的主流人群為80、90、00后,信用卡常常是他們首選的支付方式。即使支付寶收款碼如今也可使用花唄,但費率為千分之八,遠遠高于其他任何渠道。
2.對賬麻煩。收款碼收到的賬單對賬麻煩,如果有多個店鋪,無法具體區分到哪個店收的款,極其容易出現漏帳的情況,也無法對門店進行精細化管理。
3.無法享受微信、支付寶活動日等特定優惠和返利政策。如今移動支付還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市場還未成型,官方補貼較多(活動補貼、費率補貼等),尤其對于大型門店這其實是一筆較大的損失。雖然微信支付針對轉賬設置了“周末搖一搖”活動、支付寶設置了轉賬后領紅包活動,但這類主要針對消費者,商家卻無法直接得到實質性的補貼。
4.無法有效開展營銷活動。商家使用通過轉賬或自己的收款碼收款,無法使用支付后關注、支付加會員等一系列功能,只能門店自己單獨開展線下活動,綜合成本較高,而且效果無法系統評估。
5.資金存在風險。門店老板不可能24小時看店,如果被別人調換收款碼,資金容易被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