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繁忙、運營效率最高的地鐵之一,均客流量500萬的香港地鐵宣布與Alipay HK達成合作,預示著在不久的將來,香港人將會迎來掃碼坐地鐵的時代。近年來,無論是線上支付,還是線下掃碼,移動支付貫穿在我們日常生活各種場景中。以支付寶等為代表的移動支付平臺,在深耕內地的同時,也將這項技術帶到了海外,而以地鐵、公交等為代表的交通出行成為移動支付技術海外落地的重要場景。
緊跟消費,交通成為移動支付海外著陸重要場景
2003年伴隨著淘寶而誕生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最早觸達的場景為線上電商。經過十幾年的年的發展,支付寶與2013年上線的微信支付逐漸在線上電商、線下餐飲零售等消費場景中落地生根。
然而,隨著移動支付技術的不斷升級,移動支付平臺將目光瞄準了交通。尤其是境外,交通成為緊隨消費的移動支付的重要應用場景。由于交通出行是國民生活、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交通出行領域是用戶最常用、使用最頻繁的場景。根據交通部數據,每天約有2.5億人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全國公共交通年完成客運量超過900億人次。2016年8月,杭州公交的506路接入支付寶,第一次實現了掃碼乘車。支付寶首創的雙離線二維碼技術正式開啟了公交地鐵接入移動支付的浪潮。2017年10月,支付寶上線上海地鐵。
與此同時,出境游人次的激增、國內線下支付的開花,有效的帶動了海外移動支付的發展。2014年1月,大陸游客用支付寶在香港荔枝角地鐵站Circle K便利店購物成功,這是移動支付平臺第一筆境外支付,邁開了線下支付全球化的第一步。緊跟支付寶,2015年年底,微信支付開通海外支付功能。2017年5月,服務于香港居民的香港版的“支付寶”AlipayHK獨立APP正式上線,至此香港人也開啟了移動支付時代。伴隨著便利店、咖啡店等消費場景普及程度的提升,交通成為移動支付平臺爭相發力的領域。
2017年11月,香港地鐵宣布分別與支付寶與微信支付達成合作,即將上線移動支付購票服務。一個月之后的12月16日,第一批支持手機掃碼買票的地鐵站羅湖站、落馬洲站開通,香港地鐵正式步入移動支付時代。
AlipayHK總裁陳婉真表示:“二維碼出行將是未來發展趨勢,AlipayHK除了逐步接入本港公共交通出行,亦會同時開拓智慧外游目的地,將率先打通港人熱門外游地點。”
支付寶公共服務事業部總經理吳豐在表示:“衣食住行的體驗關乎老百姓的幸福感,作為高頻次的使用場景,交通對移動支付的考驗是非常高的。這也是支付寶一直攻克的領域,希望能夠通過順暢的雙離線掃碼技術,給大家帶來更好的體驗,方便人們的生活。”
2018年10月18日,支付寶香港(Alipay HK)宣布在港推出針對交通工具的易乘碼(Easy Go)技術,支持乘客瞬間完成支付及雙離線操作,并與香港兩家專線小巴公司簽訂合作協議。
今年53歲、已經開二十多年小巴的“老司機”陳炳貴,成為香港“智慧公交”的首批體驗者,“好快好方便,好似仲快過其他!(很快很方便,好像快過其他付款方式!)他今天最中意的就是掃碼上車,能大大提升整體線路的運營效率。在體驗上,香港的AlipayHK“掃一掃”坐小巴,和在內地支付寶“掃一掃”坐公交非常相似。
移動支付出海全球覆蓋超40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一直備受世界矚目,為全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帶去資金、產品、基礎設施等,更是通過技術出海的方式,為當地提供服務,培養當地人才。在尊重當地文化的基礎上,和當地公司攜手共進,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其中,移動支付技術也逐漸成為我國技術出海的名片之一。
目前支付寶目前覆蓋全球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接入了吃喝玩樂、交通出行等等數十萬家海外各類商戶;全球的80個機場都支持支付寶退稅。跟隨支付寶的腳步,今年7月,騰訊的退稅通也已經覆蓋了包括韓國、德國、意大利在內的26個國家和地區,77個機場。
除了服務出境游客,移動支付平臺將市場瞄準了境外本地人。截止目前,螞蟻金服已經在9個國家和地區打造出本地版支付寶,包括:印度、泰國、菲律賓、印尼、韓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中國香港,為普通家庭和小微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此外,今年3月份起,騰訊開始邁向海外金融市場,從領投跨境金融科技公司啟赟金融(iPayLinks)開始、隨后投資了以上所說的菲律賓Voyager、接著是巴西的Nubank。10月17日,菲律賓長途電話公司(PLDT)公司宣布,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和私募股權公司KKR將獲得該公司旗下金融科技公司Voyager Innovations的少數股權。
不難看出,國際支付環境也在積極地擁抱中國移動支付技術,而移動支付技術也更加便利的服務于更多地區。